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头条热点 > 正文
    购物车
    0

    七旬老人的半世蜜蜂缘——探访刘新春和他钟爱的蜜蜂世界

    信息发布者:大洪山珍汇
    2019-06-03 20:22:02    来源:荆门日报   转载

    在养蜂业中沉浸近50年,72岁的刘新春从3箱蜜蜂养起,逐步发展为整个家族养蜂。如今,他建起了收藏古今千年蜂业知识的蜜蜂科普馆,组建了年产蜂蜜700吨、蜂王浆25吨、蜂花粉20吨的荆门市新春养蜂专业合作社。他不仅自己创业成功,还带领一大批农户走上养蜂致富路。

    传说故事激发养蜂兴趣

    刘新春的祖籍是河南邓州。1960年,16岁的他投奔哥哥来到当时的五三农场(现在的屈家岭管理区),后通过招工,成为一名农业工人。

    冬日暖阳下,仍有蜜蜂飞舞。

    在辛勤务农的同时,刘新春一直揣着养蜂的梦想。这与他10岁时的经历有关。在河南老家时,刘新春的一个本家伯父是养蜜蜂的。有一次,刘新春的奶奶要刘新春到伯父家拿蜂蜡回来纺线打弦用,伯父顺便给了刘新春一点蜂蜜带回,刘新春吃着甜丝丝的蜂蜜,心里美极了。父亲给刘新春讲的一个传说故事中提到,“药书上说,常吃蜂蜜可以强智轻身、延年益寿”。时为小孩子的刘新春把吃蜂蜜可以“轻身”牢记心中,幻想着将来能多吃蜂蜜,使身体变轻,可以像故事里的大侠一样“飞檐走壁”。一个关于蜂蜜和蜜蜂的梦想从此在刘新春幼小的脑海里扎下根来。

    成年的刘新春想饲养蜜蜂的热情丝毫不减,每当遇到飞逃的蜜蜂,或者发现在树洞里、墙洞里生存的蜜蜂,他都要想办法把它弄回家来喂养。邻居知道刘新春爱捉蜜蜂养,也会把遇到野蜜蜂的信息告诉刘新春。在捕捉蜜蜂和养蜜蜂的过程中,刘新春常常被蜜蜂蛰得嘴歪眼斜,但他乐此不疲。

    为学习养蜂技术,刘新春也曾购买过养蜂书籍,无奈没有一点养蜂基础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刘新春难以把书本知识和实践挂钩,收养的蜜蜂死的死、逃的逃,收获极微,养蜂梦一度遭到打击。

    在当时的五三农场,有一支养蜂队,10余个养蜂员负责二三百群蜜蜂的放养。当养蜂队在刘新春家附近放养时,刘新春一有空就会到养蜂队套近乎,希望能学一点养蜂技术。1970年,一种叫“美洲幼虫病”的传染病大面积爆发,蜜蜂纷纷死亡。五三农场养蜂队被解散,仅剩的三群蜜蜂由养蜂队队长的爱人留下喂养。在这种情形下,刘新春反而进入了养蜂业,待病毒被抑制蜂群增多时,他从养蜂队队长那里赊到三群蜂种,开始了养蜂之路。

    第二年春天,一位从河南新野来的养蜂师傅“转地”到此养蜂。他的蜂群养得强壮,蜂蜜产量高。当刘新春的蜂箱里只有一丁点蜂蜜时,这位师傅的蜂箱里已是满满的蜂蜜。刘新春虚心向师傅讨教。养蜂人放蜂在外,吃、住等条件都很艰苦,刘新春利用地主之便,力所能及地给予帮助。有一次养蜂师傅患上重感冒,不能干活,刘新春便放下自己的事帮师傅取蜂蜜。深受感动的师傅不再藏私,将技术倾囊相授。此间,刘新春也订阅了《中国养蜂》《养蜂科技》等期刊、技术书籍研读,养蜂技术不断提高。

    蜜蜂的世界很神奇

    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中,记载了蜂蜜的颜色有青、白、黄、褐等,也描述了蜜蜂的形状和生活方式。而在清末,西方蜜蜂的引进,居然是当时知识分子为求富国救民之道而倡导了活框蜂箱养蜂技术。蜜蜂在古代的人工饲养,可追溯到东汉时期一个名叫姜岐的人。从文学角度讲,则有杜甫“柱穿蜂溜蜜,栈缺燕添巢”的诗句;从医学角度讲,公元3世纪的《神农本草经》中就指出了蜂蜜“除百病,和百药”,孙思邈也记录了蜜酒治病的方法;从美容角度讲,晋朝时女子就用天然蜂蜜直接抹面,这一美容方法可见《名医别录》……

    2016年,年已七旬的刘新春再一次创业,在荆门高新区·掇刀区团林铺镇双碑村征地18亩,建起了集蜜源植物种植、蜜蜂养殖、蜂产品加工、蜜蜂文化展示于一体的新春蜜蜂科普馆,介绍关于蜜蜂的知识。

    在蜜蜂科普馆中,还摆放着数百件与蜜蜂相关的蜂箱、蜂具、模型、标本、化石、文件、书籍、蜡染、邮票等,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演绎出养蜂业的发展历程,再现了人类文明与蜜蜂的渊源。

    刘新春说,荆门地处江汉平原与大洪山山脉及荆山山脉接壤处,平原、丘陵、山区相互接壤,土地肥沃,孕育着几百种蜜源植物,这里是蜜蜂定地和小转地饲养的最佳地方。在本地,蜂蜜主要采集的蜜源品种有油菜花、柑橘花、洋槐花、荆条花等。新春养蜂合作社还有一半左右的社员在全国各地追花取蜜,在外地追赶的主要有洋槐、枣花、白荆条、枸杞、椴树等蜜源。

    新春蜜蜂科普馆

    从小作坊起步的蜂蜜好品牌

    在刘新春的办公室里,挂有一幅照片,上面是刘新春的长女刘吉艳接受央视记者采访的画面。2005年,被命名为“来自荆门的蜂衣模特”的养蜂人穿蜂衣特技表演在央视七台播出。2012年,新春养蜂合作社《养蜂世家三姐妹穿蜂衣》特技表演分别被中央电视台“乡村大世界”和“每日农经”栏目采访并播出。

    刘新春有三个女儿,女儿们学习之余也都会到蜂场帮忙。大女儿刘吉艳从学校毕业后就跟随刘新春在蜂场做帮手。刘新春告诉女儿,“平时有空在蜂场帮帮忙容易,真正养蜜蜂是要跟着蜜源走,风餐露宿,极其艰苦,不是女儿家干的事。”女儿说:“这些我都想过,我不怕吃苦。”从此,刘新春就把女儿当作徒弟看待,不管干什么活,刘新春都要求女儿亲手去做,并且告诉女儿这件事为什么要这样做。

    女儿大了,给自己定了个规矩,找男朋友要找会养蜜蜂或愿意养蜜蜂的,陪她一辈子养蜜蜂。后来,刘新春便增添了一个女婿徒弟。

    刘新春的二女儿也跟随姐姐加入了父亲的养蜂队伍,二女婿原本在跟朋友合伙做生意,最终也被接纳进刘新春的养蜂队伍。渐渐的,刘新春的女儿女婿都成了养蜂的行家里手。刘新春的养蜂队伍扩大了,蜂群也由原来的几十群扩大到了三百多群,一跃成为当地闻名的养蜂大户。

    刘新春的三女儿毕业后也跟随父亲学习养蜜蜂。一次,三女儿提出要开蜂产品专卖店,销售自家生产的蜂蜜,想法得到了刘新春的支持,屈家岭管理区第一家蜂产品专卖店诞生了。一个偶然的机遇,一位北方的老板委托刘新春为其生产速冻活性蜂王浆,因自家的产品不够供应,刘新春就组织当地蜂友成立了“新春联合养蜂场”。

    事业的再次扩大,则缘于照顾家人。刘新春大女儿的孩子要到荆门城区上学,为照顾孩子,刘新春到荆门城区开设了一家蜂产品专卖店,把养蜂场也搬到了掇刀区响岭村。

    2008年,荆门市新春养蜂专业合作社成立。2010年,刘新春兴建了QS蜂蜜生产线和蜂业博物馆,新春蜂蜜专卖店也扩展到了5个。合作社由于运行规范、成绩突出,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荆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被湖北团省委、湖北省农业厅表彰为“湖北省青年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刘新春也被表彰为“荆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十佳理事长”。

    现在,年过七旬的刘新春虽然已经辞去了合作社理事长的职务,但他仍在默默地为合作社的营销和蜜蜂科普馆建设的进一步完善做着力所能及的工作。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